一群被稱為“loser”的高三學生在一個“前桌球廳老板”帶領下能完成怎樣的人生逆襲?正在熱播電視劇《追光的日子》或許可以給出這個答案。 與一般的桌球廳老板不同,郝楠(郭京飛飾)經常勸返來打球的學生,原因是外表江湖的他曾是一名高中數學教師,還在教學比賽中獲過獎。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帶著醉意的李白舉杯吟出《將進酒》,帶著圍坐的高適、岑夫子、丹丘生等人,一齊駕著仙鶴飛越銀河之上,這是電影《長安三萬里》中,頗具浪漫主義和瑰麗想象的一幕。不到兩天累計票房就破2億、打破過去3年暑期檔動畫片單日票房紀錄,《長安三萬里》將紀實與想象交融,開啟了一場打破時空的“唐代詩友會”。
正在熱播的電視劇《長風渡》,熱度一直居高不下。這部保留了原著高光劇情的甜爽古偶劇,以輕松的喜劇風格和鮮明的現代意識成功破圈。
2023年端午檔上映的影片《消失的她》,短短三天獲得5.07億元票房,成為最大黑馬。截至6月28日電影《消失的她》票房突破12億元大關,且流量熱度不斷攀升。
近期上映的電影《我愛你!》以三對老年人的愛情故事,深入聚焦當下老年群體的生活境遇與情感狀態。曾執導《送你一朵小紅花》等影片的導演韓延再一次祭出了拿手的疾病敘事與催淚策略,讓這部悲喜雜糅的影片成為青春愛情泛濫的銀幕上一道別樣的風景。
近日,在江蘇衛視和網絡平臺同步播出的電視劇《照亮你》引起了觀眾的熱捧。該劇講述了消防員靳時川在十年前的一次地震救援任務中解救并結識了女孩徐來。
“歡迎來到真實的急診醫生世界!”在湖南衛視、芒果TV播出的《白色城堡》是以急診科為主場景的醫療行業劇。同時,這部劇也可以被看做職場劇,劇中以醫學博士王揚鳴的求職開場,呈現了一段既緊張跌宕又樂觀堅韌的職場故事。
子夜時分,有這樣一群人快速穿行在大街小巷,為不少人送去果腹的溫暖和意外的驚喜。我們叫不出他們每個人的名字,卻或多或少和這個群體有過接觸,他們就是外賣騎手。
由肖戰、李沁領銜主演的青春勵志情感劇《夢中的那片!氛跓岵。該劇選取多位“北京70時代”青年人作為奮斗群像主體,以細膩質感的鏡頭語言,描繪了他們在時代變遷的浪潮中追尋人生意義與奮斗方向的動人故事。
網絡安全關乎社會安全穩定,更與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全民反詐的今天,把電信詐騙、網游沉迷、網絡賭博、套路貸等內容搬上屏幕會是什么樣? 近日,中國首部聚焦打擊新型網絡犯罪為主題的電視劇《公訴》,在浙江衛視、北京衛視及網絡平臺熱播。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詩韻。詩詞涵養著中華文化無窮無盡的精神源泉,流傳千年的詩篇,依舊能夠跨越時空,與現代人產生情感共鳴。
近日,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主導出品、麥兆輝執導的電影《檢察風云》在院線熱映。作為一部由真實案件改編、以新時代檢察官視角展開敘事并呈現罪案公訴的電影,是當下犯罪懸疑題材影視作品的一次創新嘗試。
截至北京時間5月3日24時,2023年“五一檔”電影總票房超15億元人民幣。其中演繹空軍試飛員群體的《長空之王》已破五億,觀影反饋十分熱烈。
《隱秘的角落》原班人馬打造、雙料影帝陣容、新懸疑風格……《漫長的季節》,是一部還沒上線就備受期待的懸疑劇。從開分9.0到劇集完結時9.5,口碑不言自明。
當商業大片成為電影產業的常態,中小成本電影正在探詢自身的創作模式和生存策略,努力擺脫小眾孤絕的審美趣味,電影《臍帶》正是這樣一部嘗試在市場上能夠有所突破的中小成本電影。 其實,在中國不乏“以小博大”的中小成本電影。
城市是一個民族文化和情感記憶的載體,歷史文化和文化遺產則是城市魅力的關鍵,也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競爭力。 6月10日是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中國考古學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等主辦的文旅深度融合背景下的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論壇在杭州召開,與會嘉賓對于城市的現代化進程中如何既融入現代元素,又充分保護文化遺產,延續城市歷史命脈,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永樂大典》“湖”字冊、元刻本《西夏文大藏經扉畫》、元至順二年(1331)刻本《永類鈐方》及樣式雷圖檔、黃河輿圖和金石拓本……近日,眾多完成修復的珍貴古籍,在國家圖書館與公眾見面,引發關注與熱議。 惟殷先人,有冊有典。
在這春意盎然的時節里,一部描繪生機與希望的電視劇《青春之城》映入了觀眾的視野。這部當代題材的電視劇以我國經濟特區深圳的發展為原型,通過一眾為了夢想敢于奮斗人物形象的塑造,輕盈明快且生動地展現出了“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
“采金為絲,妙手編結,嵌玉綴翠,是為一絕!焙螢榻^,是萬歷皇帝金絲翼善冠帽上518根直徑為0.2毫米的細金絲編織、是方寸之間8400片龍鱗的栩栩如生,而古人如何做出如此細絲至今都不曾破解,這就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燕京八絕”之首的花絲鑲嵌制作技藝。
2月5日元宵節晚8點,XSO西安交響樂團聯合抖音平臺直播《長·安——唐詩交響吟誦音樂會》,吸引了2300萬人次在線欣賞。 整場演出以交響樂襯托唐詩吟誦,用唐詩的意境將交響樂立體化,實現文學和音樂的雙重之美。
2022年,對演藝行業和所有行業從業者來說是不尋常的年份。面對反復延宕的新冠感染疫情對劇場院團帶來的沖擊,眾多文藝單位進行了多層次、多業態的新探索,為行業提質增效、轉型發展積蓄著篤定前行的力量。
2022年即將落幕,回顧今年網絡劇市場,佳作頻出、驚喜不斷。從1月循環“引爆”熱搜的《開端》到今年下半年熱度 “黑馬”《卿卿日!,多個題材類型表現亮眼,更有一批臺網雙播的劇如《大山的女兒》《天下長河》《風吹半夏》等,熱度不俗,豆瓣評分均過8分。
回首 2022,文化領域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有人或許會說前不久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茶文化續寫新時代中國非遺故事;有人或許會說《只此青綠》《唐宮夜宴》等優秀作品廣受好評,讓歷史文化與廣大觀眾“撞了個滿懷”;有人或許會說北京冬奧盛會從會徽、吉祥物的形象到場館、服裝的設計,滿含中華傳統文化之美,“文化味兒”托舉“冬奧范兒”……重大事件不斷,熱門話題出圈,這一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被充分挖掘,文化創新創造不斷涌現、活力滿滿。 燦若繁星的文化事件和現象,折射出我國文化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一定要好好傳承茶文化!”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一時間相關話題引起熱議。
《小蝌蚪找媽媽》《大鬧天宮》《西游記》《舒克和貝塔》……這些“童年經典”你肯定不陌生。它們凝聚了老一輩動畫人的匠心,也蘊含著歷史和文化的力量。
長時間占用參觀通道和公共空間,“霸占”最佳拍攝位置;粗暴拖拽露營車、三腳架等裝備,罔顧御花園等地精心維護的傳統油灰嵌石子路;在展廳內進行自媒體直播,大聲喧嘩、閃光燈直閃……一直以來,一些不文明的參觀行為不僅影響了游客的參觀體驗,也增加了故宮的日常運維工作的難度。 6月15日,故宮博物院發布《故宮博物院參觀須知》及《故宮博物院禁止攜帶物品目錄》,對這些不文明參觀行為說“不”。
物質筑基,文化鑄魂。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當我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實現精神富有與實現物質富足具有同等重要意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與促進物的全面豐富都必須高度重視起來。
核心價值觀是文化最深層的內核。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就“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了專門論述,進一步突顯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文化建設,進而關乎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全局的重大意義。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只有植根本國、本民族歷史文化沃土,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樹才能根深葉茂。
網絡時代信息如海,傳播如風。一旦謠言叢生、真假難辨,就有可能污染網絡環境、荼毒網絡生態。
建設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非遺特色村鎮,創新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長效機制,創新農村公益電影發行放映管理機制和模式……近日,中辦國辦印發的《“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為實現鄉村文化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指引,也推動了鄉村文化與鄉村經濟的融合發展。 我國鄉村文化源遠流長,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文化資源與精神動力。
鄉村文化振興是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目標。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前不久印發的《“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圍繞促進鄉村文化振興作出了重要部署,強調充分發揮文化傳承功能,全面推進鄉村文化振興,推動鄉村成為文明和諧、物心俱豐、美麗宜居的空間。
相關閱讀